香港鑽石入門網站 
 
  首頁 | 鑽石種類 | 鑽石鑑定 | 鑽石鑑定證書 | 鑽石術語 | 世界鑽石礦場 | 鑽石歷史 | 討論區 | 聯絡本站

鑽石名詞術語

 
點式切磨 ( Point cut )

最早期的切磨方式,一直流行至15世紀,依循原石的八面體做為主要範本,打磨作業只些微改變天然八面體晶體的角度,磨成品與原石感覺上變化不大。


閃現光效應 ( Flash effect )

經裂縫填充的鑽石,於平行填充物方向及前後晃動放大觀察時,可見顏色改變的閃光。


石英鑽 ( Quartz diamond )

起源於南斯拉夫對於水晶的一種誤稱。


蘇聯鑽 ( Synthetic Cubic Zirconia )

合成二氧化鋯石Synthetic Cubic Zirconia的俗稱,是一種人工產物,透明無色的合成二氧化鋯石,由於外觀酷似鑽石,而經常被作為鑽石的仿品,或替代品,它也可有其他各種不同的顏色。


第凡尼鑽石 ( Tiffany Diamond )

1878年,南非金伯利礦發現一顆287.42克拉,形狀優美,金黃色的八面體原石。1879年美國珠寶界名人查理斯.第凡尼Charles Tiffany買下這顆原石,並委託他的首席珠寶家喬治.庫茲George F. Kunz督導切磨為128.54克拉,90個刻面的墊形明亮式:冠部41個刻面,底部49個刻面。 由於了解宣傳的重要,第凡尼把這顆奇妙的鑽石公開展示於紐約第五街的優雅沙龍中,並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比亞博覽會和1901年紐約水牛城泛美博覽會中展出。這顆鑽石因此成為第一顆用做珠寶業公關的鑽石。


山姆大叔鑽石 ( Uncle Sam )

12.42克拉,成色M,淨度VVS2的祖母綠形切磨。1924年在阿肯色州〝鑽石坑〞發現的山姆大叔鑽石,原石重40.23克拉,是美國所發現的最大一顆鑽石,由紐約顯克和范海倫公司切磨成12.42克拉祖母綠形。現為不知名的人所收藏。


霍譜鑽石 ( Hope Diamond )

45.52克拉,VS1,暗彩灰藍色(fancy dark grayish blue)的墊形印度鑽石。學者專家對於它的來源,眾說紛云,莫衷一是。其書面的記載始於享利.菲立浦.霍譜Henry Philip Hope於1830年購下該鑽石的前幾年。1839年由其姪兒享利.湯瑪士.霍譜Henry Thomas Hope繼承;1908年賣給土耳其君主;1910年皮耶.卡地亞Pierre Cartier將它買下,並於次年1911年轉售給艾佛琳.華修.麥克林夫人Evalyn Walsh Mclean,儘管傳說中它是一顆〝詛咒之石〞,曾促使十餘人的血腥死亡和兩個王室的衰敗,但艾佛琳並不以為意。1949年哈利.溫斯頓Harry Winston在麥克林夫人死亡後的第二年買下這顆鑽石,並於1958年捐給華盛頓市的史密桑尼博物館,作為永久的展示品。


泰勒波頓鑽石 ( Taylor-Burton Diamond )

1966年出土於南非的普里米爾礦。原石重240.80克拉,切磨後為69.42克拉的梨形,成色為F,淨度為內無瑕(IF),它的首任主人為保羅.阿梅斯夫人,後因保險費用過高,而拍賣於卡地亞公司,不久李察.波頓買下,送給新婚嬌妻伊麗莎白泰勒,並依買賣約定將其改名為泰勒波頓鑽石。1969年重新切磨成為68.09克拉。


火油鑽 ( Oilie )

美國業內的術語,對於在一般日光光源下會發藍色螢光的淡黃色鑽石,視覺上鑽石有點油油朦朦的感覺。


玫瑰切磨 ( Rose cut )


一種老式的切磨,它的特點是擁有平坦的底部,圓形的腰圍輪廓、拱起的冠部及不定數的三角形刻面。最初發展於印度,而在15世紀由威尼斯的磨光師引入歐洲。








上頁     下頁

資料由GIA提供

   
2005 Copyright @ 香港鑽石入門網
  首頁 | 鑽石種類 | 鑽石鑑定 | 鑽石鑑定證書 | 鑽石術語 | 世界鑽石礦場 | 鑽石歷史 | 討論區 | 聯絡本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