鑽石外形分析圖:
※一顆鑽石必須切割得好才能顯現出它的美感,切割如果不良,則鑽石不但沒有美感而且會變得黯然無光。一顆鑽石的鑑定書上會詳細記載這科鑽石的各種切割比率,如深度、桌面百分比等,一顆鑽石若以直徑為單位,目前國際市場上通行的標準,鑽石桌面約佔57%到65%,深度約佔58%到63%,邀則以薄到適中為最好,尖底以肉眼看不出,及適中以內為準,磨工和對稱都要良好。 切割得好的鑽石,光線走進鑽石後會把光由鑽面閃亮返射出去,但切割得太薄或太深的鑽石就會把光線由鑽底滑走使鑽石失去光亮。見圖 圓鑽桌面最長一組對角線的長度除以直徑的平均數、花式鑽石以桌面寬度除以鑽石寬度,所得的百分比即為桌面百分比。桌面百分比計算至整數為止,小數點四捨五入。 對桌面來言,影響桌面大小最明顯的是冠部厚度。除了冠部厚度外,桌面大小尚受冠部厚度的影響,如冠部維持一定的厚度,則冠部角度越大時桌面越大,越小時桌面亦越小。 在近代鑽石切磨理論中,最引起爭議的是桌面大小,迄今尚無絕對標準。在冠部角度合乎理想的34 1/2°時,最常見的桌面為58%至65%,過子或過大的桌面並不是一般人所喜歡的。
根據美國寶石學院現行對鑽石切磨分級的建議,桌面依其大小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: 小型桌面:53%至60% 中型桌面:61%至64% 大型桌面:65%至70% 超大型桌面:71%或以上。
鑽面:
桌面大小對亮光、火光以及外觀大小的影響: 桌面較小 桌面較大 亮光 較密集 較擴散 火光 較多 較少 外觀大小 較小 較大
鑽形圖例: 鑽形圖例 2:
還有好多種切割法如: 瑞士切割 (Swiss Cut) 老礦工式 (Old Miner's Cut) 78個面的巴西式 (Brazilian Cut) 舊歐洲切割 (European Cut) 玫瑰式 (Rose cut) 皇帝式 (King cut) 皇家式 (Royal cut) 不能盡錄....... 如圖: 鑽腰厚度(GIRDLE THICKNESS)- 鑽腰的厚度及情況依次區分為下列十種情形:
鑽腰磨工(SMOOTHNESS OF GIRDLE)
除了磨光或有刻面的鑽腰外,正常的鑽腰應似白霧般半透明,表面非常平滑。如果磨邊時過於粗心或急促,粗糙不平,稱為粗糙鑽腰(ROUGH GIRDLE)。
已經磨光的鑽腰記錄:POLISHED。有刻面的鑽腰記錄為FACETED。細緻、磨光或有刻面的鑽腰都應視為良好的鑽腰,僅有粗糙的鑽腰應視為切磨上的缺陷之一,而略減損鑽石的美觀。
鑽腰上如果出現鬚裂紋,稱為鬚邊(BEARDED或FEATHERED GIRDLE)。鬚邊通常不標示於附圖上,僅記載於備註欄內。依照GIA制,若鑽腰出現明顯鬚裂紋的鑽石,其淨度等級就列入純淨級(FL)或內部純淨級(IF)。